焦點訊息:分數的初步認識ppt_分數的初步認識ppt課件免費下載
提到分數的初步認識ppt_分數的初步認識ppt課件免費下載大家在熟悉不過了,那你是否知道分數的初步認識ppt_分數的初步認識ppt課件免費下載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很多小伙伴留言想了解關于分數的初步認識ppt的一些詳細內容,下面是(揚升科技www.esengof.com)小編整理的與分數的初步認識ppt相關的信息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資料圖)
《小學數學3上課件等多個文件》百度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提取碼:4v2p
小學數學3上課件等多個文件|三年級上數學PPT課件+教案|三數上(RJ)--1.精品教學課件(1)|三年級上數學PPT課件+教案|課件|單元教案|一時、分、秒|五倍的認識|四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三測量|七長方形和正方形|六多位數乘一位數|九數學廣角——集合|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八分數的初步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
共享文檔2013-11-185頁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2.方法與過程目標: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認識的滲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景,引入課題
第一天鼠媽媽做了四個餅,想分給兩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樣多,每只老鼠分得幾個?(請用手勢表示)第二天鼠媽媽做了兩個餅,想分給兩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樣多,每只老鼠分得幾個?(請用手勢表示)第三天鼠媽媽只做了一個餅,還想要分給兩只小老鼠一樣多,應該怎樣分呢?你能創造一個符號來表示這半個餅嗎?學生板演創造的符號。交流時說說為什么這樣表示。引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鼠媽媽分餅的動畫故事,生動形象,符合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開課時能很快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聽故事中自然進入學習狀態。通過故事情境教學,在復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前兩個問題是為了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第三個個問題對學生發出了挑戰,動畫故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原來的分得的結果可以用自然數表示,而一個餅平均分給兩只老鼠不能用自然數表示?!鞍雮€餅怎么用數字表示呢?”分數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所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地求知欲望,把學生的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個未知領域?!?/p>
二、動手實踐,探求新知
(一)認識1/2(二分之一)
1.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寫成分數是1/2,短短的橫線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齊讀一遍)另一半也是這個餅的1/2嗎?
2.自主活動,鞏固1/2的意義:
(1)請用一張正方形紙試著折出它的1/2,并用彩色筆涂上喜歡的顏色。
(2)成果展示:誰愿意把你的成果貼到黑板上,并說說你是怎樣得到它的1/2的?追問:涂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為什么不同形狀都可以用1/2來表示?(它們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創設爭辯情景:“把一張紙分成兩份,每份一定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對嗎?”(強調平均分。)
課件出示:在能用1/2表示陰影部分的圖形的括號中打√
5.聯系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學生舉例。(滲透單位1)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思維,回味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進而引導學生由對具體月餅的認知過渡到對圖形的的認知,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動手折一折,涂一涂,辯一辯,說一說等自主活動讓學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實際意義,同時明白要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這樣既遵從了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也適合中段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p>
(二)自主認識其它分數
1.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學生自由回答)
2.請從桌上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中任意選一種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創造出你喜歡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展示成果(貼、寫))
【設計意圖: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分數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遷移類推。教師順思而導,學生順思而學,既引導學生學會“思”,再順著學生的“思”進行指導、點撥,讓學生的“思”得到升華和提高,從而使知識得以解決。通過學生的“思”而發揮學生的學,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對于小學中段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只靠觀察和思考是不夠的,往往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領會書本上的概念、公式、意義和法則。學生的實踐操作最大的特點是參與到手腦并用的活動中去,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維的廣闊空間,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p>
3.全班匯報:你認識了哪些分數?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
(學生匯報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寫出分數。)
根據學生匯報交流相機點撥,重點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4.課件出示:用分數表示各圖形的涂色部分
【設計意圖:交流匯報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交流得到分數的過程,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突出知識的本質。根據編者的意圖這個環節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學習,采用動畫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鞏固對四分之一的意義的理解,明白雖然折法不一樣,形狀不一樣,但都是“將同樣的紙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這一數學本質問題?!?/p>
三、引導發現,歸納認知
1.引導發現:齊讀黑板上的分數。剛才同學們創造的分數有什么共同點?
2.歸納認知:象1/2、1/4、1/8、1/10-----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我們今天重點學習幾分之一。(這些分數都表示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幾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學生介紹分子、分母、分數線)
3.質疑學習: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設計意圖:幫助小學中段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養成反思學習過程,質疑問難的好學習?!?/p>
四、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1.說分數。生活中處處有分數,請你聯系生活實際,用幾分之一說一句話。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數的1/3。
2.課件出示板報,解決提出的問題。
機動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前三個。
2.自主練習第5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這個環節的練習設計力求貼近小學中段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他們生活的直接經驗和生活信息為主要內容。練習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生活性和參與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盡量讓學生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鞏固對分數的認識?!?/p>
五、總結回顧,促進反思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有了哪些認識?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把一張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張餅的二分之一。
-----分子
寫上二分之一-----分數線
-----分母
讀作:二分之一(學生作品展示)
一、合理使用衛星資源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保證
我一直相信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衛星資源提供了現成的課堂教學課件,“拿來就用“是不行的,得采用“拿來主義思想”去粗取精,對其增添刪改,,本節課中的資源中故事情景引入部分很生動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對引起從自然數到分數這一認知沖突是很有輔助作用的。而且這個故事情景也符合小學中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但是后面幾組動畫涉及的內容有分數的大小比較和加減法,高于本課初步認識分數(幾分之一)的要求。所以必須對該課件進行選擇和重組,我備課時就將涉及分數的大小比較和加減法的內容刪掉。對于四分之一的研究學習是這節課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人教版的課件中又缺少相關的內容,于是我從北師大版中選擇了這部分內容做補充。而原課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將直線平均分成7份,直線是不能平均分的,這里有知識性錯誤,所以還得修改成為“將線段平均分成7份”。備課前我認真看了現成的衛星資源,分析了本年段課標和本節教材的教學基本要求,通過二次開發課件,合理使用衛星資源,保證了本節課的有效教學。
二、及時處理生成與預設的關系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和完美的課件還不夠。在上課中學生的回答和發現是無法預設,必須及時處理好生成與預設的關系。在使用衛星資源上課時學生的發現出乎意料。在展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時,當生1介紹自己的四分之一時,有生2馬上反對,認為他折的是八分之二,由此展開了辯論,反對者還根據才學習的分數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他實際上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占了兩份,所以涂色部分應該是它的八分之二才對!”生1的折法看上去的確如此。這個問題是我課前沒有考慮到的,怎么辦?給孩子直接講2/8=1/4嗎?,因為這個知識是后續學習的內容。還是讓學生來辯析呢?那可是要花時間呀。最后我還是請來這兩個孩子分別說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引導孩子們觀察發現實際上生1涂的那一份和生2說的那兩份都是同樣的部分,所以它們的大小相等,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在辨析中全班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更深刻了。在練習環節學生在數學樂園里找分數時就找到了很多與眾不同的分數,表達也比較完整。及時處理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利用好課堂生成的資源是對衛星資源的有意義的補充,也是課堂出彩的關鍵,是勾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的關鍵所在。
通過本節課的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合理使用衛星資源,及時利用生成資源,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對數學獨特的理解,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適合他思維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