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創金合信基金2023策略會財富專場舉行 關于選基的那些事:抄榜單?主動基金or指數基金
2月6日晚8點到9點,創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樣的新年投資策略會”之財富管理專場舉行,財富管理小組代表杰哥,首席質控官尚丹丹,客戶陪伴部高級顧問邱競,與其他直播達人們(養老小組代表堅哥、糖糖,創金合信基金的定投小組代表創小七、大凡凡)一起,分享選基、財商相關話題,并在互動環節回答了投資者代表的相關問題。
不建議根據榜單買基金
主持人:賺錢跟理財哪個更重要?
(資料圖片)
杰哥:我的理解是,賺錢是工作掙錢,而理財是錢生錢,通過配置生息資產和風險資產,以獲得投資收益。哪個更重要?最好是白天工作賺錢,晚上還能錢生錢。
主持人:很多基民不太清楚公募基金當中的質控人員到底是什么意思,普通投資者選擇基金時選擇什么指標?
尚丹丹:如果把公募基金看成商品,質控人員就類似于商品的質檢員,代表客戶在基金公司內部履行監督和管理的職責。公募基金質控人員的日常工作,是每天實時動態監測每只基金產品的運作質量,遇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時提醒基金經理和相關人員,督促其組織投資復盤,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創金合信基金,每只產品在投資運作前,均會清晰界定該產品的投資目標和績效考核標準。我們強調客品人三位一體,客指客戶,品指基金產品,人指基金經理??推啡巳灰惑w就是立足于客戶需求(了解其投資目標、收益預期、風險承受能力和流動性方面的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確保產品定位與客戶需求一致,而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需要匹配合適的投資策略,選擇投資風格與能力圈適配的基金經理來管理該產品,以確保產品實際運作表現與產品定位預期一致。
至于選擇基金的時候看哪些指標,不能一概而論,指標的選取和評價標準,要與產品的定位掛鉤。對于基民,先要對產品的分類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比如,創金合信基金將針對個人客戶的產品分為兩大類:解決方案類(收益風險優化類)和投資功能部件類。
解決方案類產品的基金經理在組合構建過程中,以追求較高的風險收益比為核心目標。按風險等級從低到高,解決方案類產品又分為:固定收益類、低波收益類、穩健收益類、平衡收益類和積極收益類,選擇不同類型產品,評價指標會有所不同。對于固定收益類產品,因為客戶多為風險偏好比較低的投資者,希望避免比較大的虧損。評價指標主要是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為了評價客戶可能承擔的最大虧損。而對于其他四種類型產品,客戶希望在適當放大風險的情況下追求一個較高的收益,評價指標主要是收益率和calmar比率(收益率與最大回撤之比)。
而投資功能部件類產品,多為行業主題基金,或聚焦于某一細分賽道的偏股型基金,基金經理會力爭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對于這類產品,選擇時主要看有無持續的超額收益,超額收益的勝率,超額收益的最大回撤以及回撤的修復情況。
主持人:可不可以按基金業績榜單來買基金?
邱競:我不推薦根據榜單買基金。因為A股是一個風格輪換、行業輪換比較強的市場。我們經常說會存在冠軍魔咒,指前一年收益最好的基金,下一年業績表現通常會墊底。
我們做過測算,選擇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這五年的偏股型基金,每年篩選出成立時間超過5年、基金收益率排名前50%的基金,只有11只基金收益率連續5年位列前50%。這五年市場風格各有不同,2017年市場風格偏藍籌,2018年市場下跌較大,2019年市場偏小盤股、成長風格,2020年整體市場表現不錯,2021年市場偏結構化。從我們的數據看,基金經理在這5年不同風格的市場中連續獲得較好的收益很難。如果再加上2022年的數據,只有4只基金收益率位列前50%。所以,如果基民按前一年的榜單來選基金,下一年該基金收益率繼續排名前列的幾率較低。所以我們還是建議大家通過多學習基金投資相關知識,選擇滿足自己投資目標的基金。
互動環節:相比購買指數基金 持續獲得超額收益的主動基金或更優
問:懶人投資是不是就應該買被動指數基金?
尚丹丹:這個問題的背后,是投資者想知道買主動管理的基金能不能持續穩定地跑贏指數基金。如果指數基金能跑贏主動管理基金,則建議投資者選擇費率更低的被動基金投資,獲得緊密跟蹤基準的beta收益;若主動管理基金可以長期跑贏指數基金,則建議投資者選擇主動管理基金,在獲取業績基準beta收益的基礎上,追求一定的Alpha收益。
在美國,指數基金很受歡迎,不少投資者選擇費用低廉的指數基金進行投資,主要原因是美股是一個強有效的市場,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不那么高。而當前A股市場并非強有效市場,主動管理型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高,且超額收益較為可觀。
以創金合信基金的成立時間比較長的行業主題基金——創金合信資源主題、創金合信醫療保健、創金合信消費主題等為例,成立以來的超額收益較為明顯,所以我更傾向于建議投資者選擇能持續獲得超額收益的主動管理基金。
問:新的一年,如何做好基金股債比的倉位管理?
邱競:投資者在確定股債比的倉位之前,首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新的一年我的投資目標是什么,目標收益率是多少,比如6%的收益率;或者是相對收益目標,比如希望跑贏滬深300等。
確定目標后,倉位怎么確定,一般我們做資產配置前會先做歷史回測。比如從2004年到2019年,用全A指數代表股票收益率,用全債指數代表債券收益率,每一年不同股票和債券投資比例來測算可能的收益?;販y出15年不同倉位的股債組合最終收益率,并關注其收益的波動率,選擇出適合自己的股債比。
此外,我不建議一次確定總體的股債比,可以每個季度動態調整。我會比較喜歡先設定今年股債比的中樞,按照這個中樞上下浮動10%,有可能會提升持有體驗。
問:投資者如何培養財商?
杰哥:培養財商可以從三方面著手,認識財富、認識自己以及取之有道。
認識財富,也就是建立正確的個人財富觀。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知道追求財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財富所綁架。
認識自己,特別重要。因為我們平時進行基金投資的時候,可能比較忽視實際的目的是什么,能承受什么樣的風險,什么是適合自己的一個投資策略。在投資前,需要考慮自己當前現金流情況、未來現金流情況以及未來對資金使用的需求,以此來確定自己的投資目標。想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較為直觀的辦法,就是回顧之前的投資經歷,虧損多少會讓自己非常難受,這個臨界點有可能是所能承擔的最大風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管怎么樣,合法合規地去獲取財富,需要做時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