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高峰已過,新的毒株又來了,中國已發現154例!會重啟封控嗎
感染高峰已過,新的毒株又來了,中國已發現154例,我們國家會重啟封控措施嗎?我們今天主要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自從我國的“新十條”頒布以后,疫情就被我們徹底放開了,到今天為止,已經整整過去了60天,在這期間,我們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經歷了許多不同的變化。
先是剛開始我們不用再每天做核酸檢測,取消掃健康碼,慢慢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接著又是各地出現大面積感染,患者人數直線上升,我們低估了奧密克戎的傳染性,直到最后疫情慢慢消散,感染高峰結束,我們徹底迎來這場戰役的勝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回望過去不難發現,在這三年里,我們的疫情防控措施相對國外來講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算是以最小的損失換來了最大的收益。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又再次公布了全國疫情最新感染情況,不僅公開了住院期間關于新冠病毒的死亡人數,而且還向我們透露著大量信息。
簡單概括下來,就是目前我們的疫情形勢已經迎來了很大的好轉,數據方面,無論是我們最關心的新冠死亡人數還是發熱門診人數、新冠住院人數,它們都迎來了驟減,呈現大幅度的下降趨勢。
特別是新冠死亡人數,由之前1月4日達到了每日最高峰4273多例,可到了1月30日已經下降至434例,照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我們很快就再也見不到新冠死亡人數了,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一碼歸一碼,雖然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完全過去了,我們也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是隨著而來的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新型毒株又來了,而且在我國已經發現了154例。
此次變異后的病毒被專家們稱為“雙頭犬”,簡稱CH.1.1,目前在全球已經蔓延了超過60個國家,主要集中在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國,尤其是英國,在近一個月內上傳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占比約為25%。
而美國同樣也沒有幸免,據了解,該新型毒株已經攻陷了美國51個州,同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其預印本論文中講道:CH.1.1去年秋季在東南亞出現,現在新西蘭部分地區約三分之一的感染是由CH.1.1引起的,在英國、中國香港、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約占四分之一。
去年11月13日,我國首次檢測出CH1.1進化分支,截至到今年1月30日,我國共監測出24例CH1.1及其亞分支輸入病例,暫時無本土感染病例。
也就是說,我國大陸目前也檢測了新型毒株“雙頭犬”,目前感染者有24例,香港超130人被感染。
所以很多朋友便開始擔心起來,目前奧密克戎還沒完全消失,現在新型毒株“雙頭犬”就又來了,那么國家有沒有可能會再次重啟封控措施呢?
個人看法,這種可能性很小,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新型毒株,但疫情措施從來就是非同兒戲,前后每一次啟動新的方案都需要耗費巨大成本,因為從上往下,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和配合的,不是想封控就封控想解封就解封的。
最主要的是,還有以下三點原因讓我更加確信國家不可能會因為這次疫情而再次施行封控措施。
第一,國家經濟需要發展,條件不支持再次封控
過去的時候,我們和疫情抗爭了三年,國家為了阻絕病毒的傳染,可以說在這期間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最明顯的就是財政的支出,這點在去年我國的消費總額比前年減少了2萬億當中也能體現出來。
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同時又是人口大國,所以國家長時間為我們服務下去所面對的經濟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到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放開了,因為已經不堪重負了,更何況在當今這個時代,國家的經濟也是需要復蘇和發展的。
第二,人民群眾需要工作,條件不支持再這樣做
這點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不得不說在疫情肆虐的這三年里,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像一些工廠、餐館、商場等,因為疫情它們不能正常營業,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有的甚至直接面臨著倒閉的風險。而像一些普通老百姓,也是因為疫情丟了工作、失了業,沒有了基本的收入來源。
這時候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可能就會激化一些社會矛盾,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不愿意看到的現象。所以說,如果我們再次封控的話,這就不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了。
第三,我們體內都有抗體,“雙頭犬”毒株還未在我國流行
大家是否還記得,鐘南山院士在去年12月15日的時候曾向我們釋放了重要信息,每感染一次奧密克戎等于打一次疫苗,體內會產生抗體。
而自從我們經歷了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后,幾乎人人體內都有了抗體,能有效的為我們提供3~6個月的保護時間,在這期間很難再次感染相關病毒。
雖然現在有了新型毒株,但我們本土卻沒有感染病例,目前沒有在我國流行開來,這是值得我們慶祝的好消息。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國家再次啟動封控措施的概率很小,這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問題,而那些一再擔心的朋友們就安心下來吧,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