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蔚小理”失速、自主高端崛起,新勢力競爭格局加速變天
2月1日,“蔚小理”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陸續公布2023年首張銷量成績單。
【汽車維基】注意到,今年1月各品牌交付量集體回落,其中,只有理想一家企業拿下了月銷超1.5萬臺成績,并與排在其后的蔚來和小鵬拉開了大幅差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汽埃安、AITO問界、嵐圖以及極氪,1月交付量也均不及去年同期,而零跑的成績退步最明顯,環比、同比下跌幅度都超過了八成。
【汽車維基】認為,各新勢力品牌在今年1月銷量集體“啞火”,多少是受到了春節假期影響,此外,由于上下游供應鏈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挑戰因素,至今依然存在,所以在接下來,市場還將對車企在產品力、品牌力、營銷以及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考驗,這意味著,各新勢力品牌間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頭部陣營銷量“失速”
作為新勢力頭部陣營的“蔚小理”,今年交出的首張銷量成績單都不算好看。
具體到數據上,1月蔚來和小鵬分別交付新車8506臺和5218臺,相比去年同期水平,分別下滑11.9%和59.6%,和2022年12月銷量相比,也同樣有著46.2%和53.8%的下跌表現,而同比增長23.4%至15141臺的理想,算是勉強穩住了局面,但在銷量環比變化上,仍有28.7%的跌幅表現。
在【汽車維基】看來,新勢力頭部陣營的銷量“失速”,與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取消有極大關系。
這是因為,“蔚小理”為了趕在補貼政策正式取消之前,搶抓銷量促使消費者提前消費,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紛紛放出“大招”。
比如,理想打亂了產品投放節奏,對理想ONE(圖片|配置|詢價)的換代車型L8提前了近一年進行量產,小鵬在新車G9發布后的第二天修改了售價,當然這也包括小鵬自身錯誤的定價策略,蔚來則針對2022款ES6、ES8等部分車型,帶來了最高直降四萬元、貸款三年零息零手續費等促銷政策。
所以,“蔚小理”在今年1月銷量下滑,其實并不代表其各自的市場競爭力出現了滑坡,不過,從1月我國新能源市場整體的銷量走勢來看,“蔚小理”在未來幾個月恐怕銷量還會繼續下滑。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統計,截止到今年1月27日,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30.4萬臺,同比去年下降1%,較上月同期下降43%,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量只有29.9萬臺,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18%和50%,這組數據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在2023年打響銷量開門紅。
【汽車維基】認為,目前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達到了增長瓶頸階段,尤其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市場整體的銷量增勢明顯放緩,再加上特斯拉等頭部新能源企業的降價,最終令大量潛在消費者形成了持幣待購的觀望情緒。
因此,“蔚小理”能否繼續保持以往的增長勢頭,還有待我們進一步觀察。
二線梯隊未來難料
相反,二線梯隊中的哪吒、零跑和威馬,目前的處境就不怎么樂觀,而未來更是難以預料。
首先,作為2022年度的造車新勢力銷冠,哪吒在今年1月僅交付了6016臺,雖然比小鵬還多了近800臺,但從環比變化來看,哪吒已經連續四個月沒有止住下跌趨勢,而且,哪吒的月銷水平已經從去年的上萬臺,一步步跌到了如今6000多臺,幾乎下滑了一半。
其次,作為國內第四家完成IPO的新勢力品牌,曾大有沖進頭部陣營,形成“蔚小理零”競爭格局的零跑,如今的市場表現卻一再跌出人們預期,1月僅售出了1139臺新車,和上個月的成績相比,銷量暴跌86.59%,同比去年跌幅更是高達85.91%,成為了1月新勢力品牌銷量退步最明顯的車企。
最后,即將登陸港股的威馬,來到今年1月卻不再對外披露銷量成績,參考其以往月初搶發銷量捷報的習慣,可以說如今威馬的處境已十分危險,從全國關閉大量門店、企業內部降薪裁員等負面新聞來看,已被淪為市場邊緣的威馬,在未來恐怕還會加速被淘汰。
在【汽車維基】看來,除了品牌高端化不足和產品性價比低,是導致這三家新勢力品牌銷量暴跌的主要原因外,新能源補貼退市還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市場競爭力。
這是因為,為了應對新能源銷售政策的變化,哪吒、零跑和威馬不得不通過漲價,來保證單車成本和利潤。
其中,哪吒和零跑全系漲幅在3000-6000元不等,而威馬的做法有些離譜,漲價最低幅度就達到了1.5萬元,這就形成了,低端車型擁有高價格的尷尬定位,銷量成績自然可想而知。
自主高端隊伍崛起
雖然上述多家新勢力品牌,都沒能在新能源補貼退市的首月帶來銷量驚喜,但自主品牌高端陣營卻表現出了較為強勢的崛起勢頭。
其中,作為智己汽車旗下首款中大型SUV的智己LS7(圖片),截止今年2月1日,盲訂訂單量已超過了10000臺,據官方數據統計,近一半的盲訂用戶家庭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首次接觸智己品牌的用戶占42%,多家庭成員的用戶占比為68%。
也就是說,智己LS7已經成功吸引了以家庭為單位,且收入較高的潛在消費人群,同時這組數據還說明了,主攻高端新能源市場的智己汽車,未來還將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
智己LS7最低售價:暫無報價圖片參數配置暫無報價懂車分暫無懂車實測暫無車友圈2327車友熱議二手車暫無此外,極氪品牌在今年也展示出了令人驚喜的一面。
雖然受工廠停線改造的影響,其1月銷量出現短暫滑坡,只交付了3116臺,但從品牌整體的發展來看,旗下極氪001在去年共交付71941臺,平均每個月銷售5995臺,去年12月更是蟬聯了“30 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再加上極氪009和即將發布的極氪第三款車型,相信極氪在今年能實現其全年交付14萬臺的“小目標”。
總的來看,沒有新能源補貼的2023年,對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所以在接下來,各車企能否從困境突圍,就要看誰的誠意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