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麻了,沒想到“熊出沒”在春節檔這么賺錢
轉自真叫盧俊
各位過年期間看電影了嘛
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糾結過是看「流浪地球2」還是「滿江紅」
(相關資料圖)
今年這個春節檔還蠻熱鬧的,不過這里面一個反轉真的讓我沒想到
就當我以為「流浪地球2」、「滿江紅」、「無名」妥妥要三分天下的時候
半路殺出了一個...動畫片
?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
而且還是我們幾乎年年見,卻年年忽視的「熊出沒」
每年的主題都蠻緊跟潮流,去年是「熊出沒之重返地球」,今年加入了AI元素「熊出沒之伴我熊芯」
真心說如果不是這個選題,估計我這輩子都不會去研究這部電影
但就這樣一部電影,闖進了前三不說,預計最后票房要破10億,妥妥的黑馬
01
扒一扒,“黑馬”的成績有點驚人
也許你一開始聽說「熊出沒」的時候還是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
從2014年開始熊大、熊二、光頭強就被搬上大熒幕,而且成績都還不錯
離我們最近的2022年春節檔「熊出沒之重返地球」, 9.77億 票房
2021年春節檔「熊出沒之狂野大陸」,票房 5.95億
2020年疫情關系沒有春節檔
不過往前,2019年春節檔「熊出沒之原始時代」 7.17億 票房
從2014年第一次登上大熒幕算起,前3年票房在2-3億,放在當年也是中等水平
2017年開始票房沒有下過5億
而且票房水漲船高,2022年接近10億,今年這個春節檔,預計最后票房會突破12億
而且你發現沒,「熊出沒」是幾乎年年都“出沒“春節檔
2014年至今,9年8部片子
如果你把國產動畫片歷史票房排行榜TOP10找出來
這里面不乏功夫熊貓、大圣歸來這些當年口碑炸裂國產動畫之光
但這些都是孤品式存在,只有熊出沒是一部接一部
國產動畫票房前十里面,「熊出沒」居然占了6部,總計票房達到25億多
就這還沒將2022年春節檔9.77億票房的「熊出沒之重返地球」算進去
「熊出沒」是真的吸睛也吸金,而這些 還不是 熊出沒最厲害的部分
02
它,是真的能賺錢
這里說的不是它的票房,而是它真正的盈利能力
因為兩者之間,還差著成本
票房還可以的熊出沒,它的賺錢能力如何
以2022年「熊出沒·重返地球」為例
當年票房9.77億,制作成本參考2016-2018年,在4300萬左右
成本/票房= 4.4% 左右
而同期2022年其他春節檔電影成本大概多少
制作成本基本都在3億多,長津湖成本將近6億
成本/票房= 12%-22% 左右
也就是說拋開票房,單純如果把電影當作盈利手段來看
熊出沒似乎是更劃算的生意
細算,更具象
還是以9.77億票房的2022年那部「熊出沒之重返地球」為例
扣除特別營業稅、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后,可以拿出來分賬的票房收入是8.99億左右
電影票房一般出品方、院線、發行方三方分賬
按「熊出沒」制作公司公布的招股書,出品方能分到38.28%,也就是3.44億
作為出品方之一的「熊出沒」背后的電影制作公司,投資占比55%
也就是說能分到3.15億元中的1.89億元
而這家公司付出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參考2018年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這家出品公司承擔的制作費用大概在2300萬左右
從2300萬到1.89億元 ,這就是熊出沒真正厲害的地方
不僅和真人電影可以PK成本
熊出沒就算跟其他動畫電影相比較,成本還是低的
比其他動畫成本還要低
這樣熊出沒是真的狠賺了
03
那為什么熊出沒可以這么低成本
首先它是100%的國產IP,賺的錢都歸自己
而且它是電視IP,最早我們看到熊出沒的時候,還是在電視機里,是后期才被搬上大熒幕
也就是說這是 基于電視動畫的電影
最基本的人物形象設計,還有一系列后期制作成本就節省很多,而這些恰恰是動畫最燒錢的地方
而且它還有在電視動畫中積累了相當多經驗跟觀眾緣
做電影,就像做電視動畫續集一樣
而且它幾乎節省了很大一筆營銷費用
也許它在某些渠道有一些推廣,但是跟其他電影相比, 它的營銷費用很少很少
有的影院放映廳入口,你甚至看不到熊出沒的易拉寶
為什么這樣的推宣力度,也可以有這樣的票房
首先它年年都準時出現,這也意味著擁有自己的固定受眾群
當然,最得力的一點就是影片背后的商業邏輯
它幾乎是所有院線類型里 最垂直的
對十三四歲以下小朋友來說,能看的只有熊出沒
就算是同期《深?!?,雖然也是動畫片,但更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孩子
而這也帶來了疊加式的購票模式
既然小朋友來看的話,現場來看的基本都是一家三口、四口
或者是那種三四個小朋友結伴來看,然后父母就在商場其他樓層逛街吃飯
所以跟其他「流浪地球2」、「滿江紅」這種賣一張、兩張不同,熊出沒一出基本三張四張
這也是為什么同期上映的這幾部電影,熊出沒排片量算低的,但是上座率不錯
像我這種大早上九點多跑到電影院的,放映廳還有這么多人,小孩看的聚精會神,大人就在旁邊玩手機
而這也會反哺影片本身,熊出沒的排片量已經從大年初一的8.5%,大年初五已經上升到了13.4%
影片創作的工業化,也保證了影片的高產出
首先,搬上大熒幕的熊出沒,制作水平明顯要高于印象中的電視版
現場熊大熊二跟反派打斗時候拋出來的蘋果效果逼真到,有的小朋友會伸手去夠
這是預告片里熊大熊二形象的顆粒度,比以往畫面更加精良
其次,故事創作本身更加偏向好萊塢式的劇本創作
有固定爆梗數量跟節奏,關鍵是緊張刺激的畫面,外加有節奏的拋梗跟煽情
就跟那些年我們追的《湯姆和杰瑞》故事一樣,從制作、到主題、再到節奏
這似乎是一個漸趨成熟的工業化電影流程
也許也正是這樣的工業化創作,才能保證一年一部、一年多部的高產
04
這也似乎是一個中國式的夢工廠
熊出沒我看了一半我實在撐不下去了,回到家第一件事查了一下電影背后的制作公司
華強方特
華強就是深圳華強北的華強
方特,安徽的小伙伴一般都知道,就是安徽第二大經濟城市蕪湖的方特世界,你可以認為這就是安徽的迪士尼
早在2006年,深圳華強集團被蕪湖吸引進駐
投資建了一座亞洲最大、集文化科技旅游為一體的第四代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
2008年我去玩過一次,12年前的游樂園技術,那個火球流星(過山車)、激流勇進,無論是游戲設計、還是場景搭建都至少是mini版迪士尼
跟迪士尼一樣,光頭強、熊大熊二就是方特的IP之一
雖然少,還有點雷,但架不住賺錢
也就是說,線上我們看到的國產動漫
其實它背后是一次線上線下IP延申鏈,線上文化+線下主題樂園
從線上IP打造,到線下IP商業兌現,兩者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市場差的時候,比如疫情期間就相互彌補,不至于消失,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就獲益加倍
這也是為什么動畫IP過去也有喜羊羊
我薄弱的國產動畫知識里,至少還有豬豬俠這樣的國產IP
但是它們的吸金能力都不比熊出沒,甚至都沒再聽過它們的聲音
這背后最根本因素就在于熊出沒真正實現了周邊產業鏈延申
從電影到線下,這幾乎是中國式夢工廠的存在,可能有點簡陋,但是這個方向了
而且這個模式也是真的賺錢
05
作為電影來說,熊出沒很難說是一部經典電影作品
但作為商品來說,它絕對是非常優秀的電影商品
以上為正文,來自巧克麗麗